第 17 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考纲明细] 伴性遗传(Ⅱ)板块一 知识·自主梳理一、基因在染色体上1.萨顿的假说(1)方法:类比推理法。(2)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在染色体上。(3)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2.实验证据——摩尔根的果蝇眼色实验(1)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2)研究过程① 观察实验③ 提出假说,进行解释假说: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X 非同源区段,而 Y 染色体上没有。图解:④ 演绎推理,验证假说白眼雌果蝇与亲本红眼雄果蝇交配,最后实验的真实结果和预期完全符合,假设得到了证实。图解:⑤ 得出结论: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⑥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二、伴性遗传1.概念: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2.据人类红绿色盲遗传图解回答问题(1)子代 XBXb的个体中 XB来自母亲,Xb来自父亲;子代 XBY 个体中 XB来自母亲。由此可知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2)如果一个女性携带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说明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隔代遗传。(3)这种遗传病的遗传还有一个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3.分类与特点三、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1.推测后代发病率,指导优生优育2.根据性状推断后代性别,指导生产实践(1)鸡的性别决定(2)控制鸡的羽毛有横斑条纹的基因只位于 Z 染色体上。(3)杂交设计:选择非芦花雄鸡和芦花雌鸡杂交(4)选择:从 F1中选择表现型为非芦花的个体保留。◆ 深入思考1.“基因在染色体上”是否适合所有生物?提示 只适合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基因主要在染色体上,细胞质中也有 DNA。原核生物、病毒无染色体,故不适合所有生物。2.某兴趣小组试图研究玉米的叶形遗传是否为伴性遗传,你认为他们的研究是否有意义?为什么?提示 没有意义。伴性遗传只出现在雌雄异体的生物中,雌雄同体生物无性别分化,自然就无伴性遗传。◆ 自查诊断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答案 √2.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提出者是萨顿,证明者是摩尔根。( )答案 √3.在形成配子时,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都发生自由组合。( )答案 √4.含 X 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 Y 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答案 ×5.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答案 ×板块二 考点·题型突破考点 1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和证据[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