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讲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考纲、考情——知考向核心素养——提考能最新考纲人 类 对 遗 传 物 质 的 探 索 过 程(Ⅱ)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认识 DNA 分子作为遗传物质所应具备的特征全国卷考情2017·全国卷Ⅰ(29)、2017·全国卷Ⅱ(2)、2016·全国卷Ⅲ(2)、2013·全国卷Ⅱ(5)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总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科学探究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分析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的实验设计思路考点一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①②对比说明 R 型细菌无毒性, S 型细菌有毒性 。(2)实验②③对比说明被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无毒性 。(3)实验②③④对比说明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 。(4)结论:已经被加热 杀死的 S 型细菌中,含有促成 R 型细菌转化 为 S 型细菌的“转化因子”。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实验思路是什么?实验中,设置“ S 型细菌的 DNA 中加 DNA酶”实验组的作用是什么?提示 ①实验思路:直接分离 S 型细菌的 DNA、荚膜多糖、蛋白质等,将它们分别与 R 型细菌混合培养,研究它们各自的遗传功能。② 加 DNA 酶处理组的作用是起对照作用。用 DNA 酶分解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 DNA,结果不能使 R 型细菌发生转化,说明 DNA 才是使 R 型细菌发生转化的物质。2.如图表示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请思考:(1)图示过程模仿的是体内还是体外转化实验?该实验能否得出 DNA 是遗传物质这一结论?提示 图示实验模仿的是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不能。(该实验的结论只能是“加热 杀死的 S 型肺炎双球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从而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2)d 处理状况下,导致小鼠致死的是哪类细菌?该过程中发生了哪类可遗传变异?提示 d 处理过程中导致小鼠致死的是 S 型细菌,该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使 R 型细菌实现了“转化”,成为了有毒性的 S 型细菌。 结合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考查实验设计与方案实施的能力1.艾弗里和同事用 R 型和 S 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由表可知( )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 S 型细菌的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①R 型蛋白质R 型②R 型荚膜多糖R 型③R 型DNAR 型、S 型④R 型DNA(经 DNA 酶处理)R 型A.① 不能证明 S 型细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② 说明 S 型细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