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自动接线器学院名称机械学院专 业机械设计班级机械 11201学生姓名佘振宇一、现存接线器的概念 现在国内自动接线的通过自动络筒机的捻接器完成的,有气捻和水捻。拿空气捻接器做例子,捻接技术采纳空气捻接器取代打结器,为生产无结纱制造了条件。自动络筒机在接头前,若电子清纱器检测从筒子上退绕下来的纱线有纱疵,则上捕纱器会继续引纱,直到剔除后再接头,而下捕纱器能通过传感器控制引纱长度,即上捕纱器引纱没有结束,下捕纱器在引纱达到要求长度时不会继续引纱而处于等待状态。同时由于上、下捕纱器、捻接器都由步进电机单独传动,各自独立受控制;假如两个捕纱器中有一个没有捕捉到纱头,则继续找头,而另一个完成捕捉纱头后处于等待接头状态,而打结器等待至两个捕纱器都达正确位置后才开始启动打结。这样就减少了压缩空气的消耗及降低了回丝、降低了噪音和机件磨损。二、国内外讨论现状国内目前在讨论控制系统方面有三方面的讨论:(1)正确设定捻接器工艺参数。经过反复试验,JT/C 65/35 14.7 rex 针织纱品种:退捻气压 O.7 MPa,加捻气压 0.65 MPa,调节档位 3 档,退捻时间0.5 s,加捻延时 0.69 s,加捻时间 0.09 s;JC 9.7 tex 针织纱品种:退捻气压 0.7 MPa,加捻气压 0.65 MPa,调节档位 4 档,退捻时间 O.3 s,加捻延时 0.69 s。经检验,两种纱的结头强力分别达到原纱强力的 94%、92%,结头平整光滑。(2)正确选择验结工艺。验结是剔除不合格结头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捻接工艺与合理的验结工艺相结合,才能最终获得良好的结头效果。我们选择了不同粗度增量 Jp、细度增量 Jm、结头长度 M 的三种验结工艺:第一种分别为+100%、一 40%,2.5 em;第二种分别为+90%、一 50%、3.8 cm;第三种分别为+110%、一 40%、3.0 cm。对三种验结工艺所纺的纱,一是进行试织,比较布面效果,二是通过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比较结头质量,最终确定了第一种验结工艺较为适宜。(3)坚持做好结头质量检查。实际生产中,空气捻接器状态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产生波动,加强结头质量检查是稳定结头质量的重要保证。检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机台品种翻改后,逐项检查翻改工艺,逐锭检查结头实况;二是在每 Et 巡回时充分利用设备电脑中的“生产 13 志”功能,检查与空气捻接结头有关的数据,找出异常锭位;三是随机抽样检查,以节(两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