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单位: 4、法人代表: 5、所有制形式:股份制6、建设地点:7、建设规模:新建 5000 亩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和年加工100 万公斤优质稻良种工厂的规模 8、项目建设周期:2025 年 1 月至 2025 年 12 月 9、主要建设内容:新建良种繁育基地排灌分渠渠工程、优质稻良种加工车间、种子检测室、种子仓库、种子晒场,引进一条集精选、包衣、小计量包装于一体的种子加工流水生产线,购置水电等配套设施。10、项目申报单位:11、负责人:12、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360 万元,流动资金 60 万元,项目总投资额 420 万元。13、资金筹措:申请中央财政解决 180 万元(其中:45 万元为无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 90 万元,企业自筹 150 万元(含企业铺底流动资金 60 万元)。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达产后的年加工能力为 100万公斤优质稻良种,年可创销售收入 1600 万元,总成本 1167.37万元,年总利润 322.65 万元,内部收益率 IRR:69.64 %,财务净现值 NPV:1470.76 万元,投资回收期 IPP:2.65 年。优质稻良种加工质量指标:净度不低于 98%,发芽率不低于80%,水分不高于 13%。15、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项目建设以生产优质稻良种为主,其产品可以带动整个ⅩⅩ县以及周边的奉新、安义、宜丰、高安、新建、修水、上高、宜春、铜鼓等县市的优质稻生产,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进程。项目建设主要以强化优质稻良种加工能力为目标,提高优质稻生产用种来源的可靠性。并可通过优质稻良种加工、销售能力的提高,带动优质稻良种的生产,使两县优质稻种子生产面积达到 12000 亩,带动 7300户农民增产增效,农民人均增收 186 元 。在积极推动优质稻生产面积增长和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同时,带动相关行业的快速进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可行性讨论报告的编制依据我国是十分重视农业基础作用和地位的国家,建设现代化的高效农业及优质粮食生产体系,是进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根据 202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进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的战略部署。各级政府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力度和农业投入力度。种子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