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强软件产业园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讨论报告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二○○九年三月一、 项目背景(一) 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1、社会对软件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进展,全球信息产业结构性调整步伐加快,信息产业由硬件主导型向软件和服务主导型进展,全球软件市场将进入较快增长时期。中国软件产业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成为世界软件产业进展最快的区域之一,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 30%。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五部委 2025 年联合发布的报告称,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增加 100 万。这些数据表明社会对 IT 人才的强烈需求。 国发办《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指导思想和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并将面对需求培育人才,为软件产业进展提供智力支持,作为进展思路和工作重点之一。随着国务院和党中央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我们国家经济进展的一个战略重点,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支点就是进展电子信息产业、提高信息化水平;辽宁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建立软件大省,振兴传统产业”的规划。 2、人才培育与企业需求脱节辽宁虽然拥有较雄厚的人才基础,但是存在较为突出的结构性失调和能力性缺欠。在能力性缺欠方面,表现为 “知识、能力、素养”结构与现代生产经营及管理活动不相适应。 IT 人才并不是纯知识型的人才,而是需要专项技能、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复合型、有用型人才。单纯的、书本型的知识传授培育出来的人才,与 IT 企业用人标准相距甚远。毕业生没有实践经验,离实际工作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导致结构性失业和高学历失业的现象仍然严重,高校毕业即失业、培训机构人才“返修率”高的情形普遍存在。一方面,企业岗位人才急缺,动用各种招聘方式都寻觅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大量毕业生即使降低待遇标准,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种看似矛盾的根源,就在于 IT 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仍缺少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即院校教育和企业实际技能需求之间的结合,也就是缺少技能、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有用性、体系化的培育。3.软件人才实训基地是院校和企业的关键桥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育模式是目前软件人才培育模式改革的重点和方向。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育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而实际训练是培育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