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1.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高考围绕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两大核心知识命题,题型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2.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居民楼采光、间距,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等)为背景,或创设简洁的经纬网图提供信息,主要考查地球运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难度有降低趋势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定义:绕太阳的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叫做一个恒星年。4.轨道与速度【深度思考 1】 夏至日与远日点重合,冬至日与近日点重合,这种说法对吗?提示 不对,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 1 月初,冬至日为 12 月 22 日前后;远日点为 7 月初,夏至日为 6 月 22 日前后。从公转轨道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含义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其大小是 23°26′。示意图如下:高效速记(1)“一轴两面三角度”“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90°。(2)“三个基本不变”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约保持 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2.影响(1)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2)决定了五带的范围:①回归线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②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3)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①南北回归线之间有直射现象。②南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深度思考 2】 黄赤交角增加或减少 1°,对五带范围有何影响?提示 黄赤交角增加(减少)1°,热带范围增加(减少)2°,寒带范围增加(减少)2°,温带范围缩小(增加)4°。三、昼夜长短的变化1.图示法理解昼夜长短变化特点(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2)特点分析时间变化特点重要节气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图 1 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图 3 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日图 2 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 3 月 21 日 或 9 月 23 日前后,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