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第1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想的演变 第23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第1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想的演变 第23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_第1页
1/14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第1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想的演变 第23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_第2页
2/14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第1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想的演变 第23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_第3页
3/14
第 23 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哲思明理——宋明理学[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理学兴起的背景1.政治条件:经历唐末五代的分裂动荡,为巩固政治局势,需要整顿人心;统治者重文轻武,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有利于儒学的发展。2.物质条件: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科学文化取得巨大成就。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3.思想条件:魏晋南北朝以来,出现了儒学、佛教、道教“三教合一”的局面。北宋儒学家既复兴儒学,抨击佛道,同时又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道教是由道家学派宗教化而来,于东汉末年在民间兴起。“三教并行”体现了唐文化的兼容并包,虽冲击了儒学地位,但并未改变其正统地位。二、主要思想观点代表哲学观认识论道德观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二程(程颢、程颐)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提出“格物致知”,把知识、道德、天理联系起来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朱熹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陆九渊“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将人心与心外无物联系起来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将人心与道德联系起来宋明理学继承了孔孟思想的道德伦理、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同时又把孔孟儒学向高深广的方向发展。高即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深是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广是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三、影响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1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4.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材补遗 ] __宋明理学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 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② 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③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3 第1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想的演变 第23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