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15 原子物理[规律要点]一、波粒二象性1.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的规律① 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截止频率,低于这个截止频率则不能发生光电效应。②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③ 光电效应的发生几乎是瞬时的。④ 大于截止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2)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给光电管加反向电压时,随电压的增大,光电流逐渐减小,当电压大于或等于遏止电压时光电流为 0。如图所示,给光电管加正向电压时,随电压的增大光电流逐渐增大,当电压增大到某一值时,光电流达到饱和值,再增大电压,光电流不再增加。2.光电效应方程(1)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子频率的关系:Ek=hν-W0。(2)若入射光子的能量恰等于金属的逸出功 W0,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零,入射光的频率就是金属的截止频率。此时有 hνc=W0,即 νc=,可求出截止频率。(3)Ek-ν 曲线:如图所示,由 Ek=hν-W0可知,横轴上的截距是金属的截止频率或极限频率,纵轴上的截距是金属的逸出功的负值,斜率为普朗克常量 h。3.光的波粒二象性实验基础表现光的波动性干涉和衍射① 光是概率波,即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可用波动规律来描述;② 足够数量的光子在传播时,表现出波的性质。说明:光的波动性不同于宏观概念的波光的粒子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① 当光同物质发生作用时,这种作用是“一份一份”进行的,表现出粒子的性质;② 少量或个别光子显示出光的粒子性。说明:光子不同于宏观概念的粒子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对立与统一① 大量光子易显示出波动性,而少量光子易显示出粒子性;② 波长长(频率低)的光波动性强,而波长短(频率高)的光粒子性强;③ 光子说并未否定波动性,光子能量 E=hν=中,ν 和 λ 就是与波有关的物理量;④ 波和粒子在宏观世界是不能统一的,而在微观世界却是统一的4.物质波(德布罗意波):λ=。二、玻尔假说1.轨道量子化: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在不同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轨道也是不连续的。2.能量状态量子化: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3.跃迁假说: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 hν=Em-En。三、核反应1.衰变:原子核自发地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成新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