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电场与磁场[ 学前先做高考题 ] 高考题最经典,每做一次都有新发现 1.(2015·江苏高考)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已有对静电现象的记载,《春秋纬·考异邮》中有“玳瑁吸”之说,但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B.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C.小线圈接近通电线圈过程中,小线圈中产生电流D.从干燥的地毯上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解析:选 C 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相互摩擦,塑料梳子会带上电荷吸引纸屑,选项 A 属于静电现象;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由于静电感应,金属小球在靠近带电小球一端会感应出与带电小球异号的电荷,两者相互吸引,选项 B 属于静电现象;小线圈接近通电线圈过程中,由于电磁感应现象,小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选项 C 不属于静电现象;从干燥的地毯上走过,由于摩擦生电,当手碰到金属把手时瞬时产生较大电流,人有被电击的感觉,选项 D 属于静电现象。2.(多选)(2015·江苏高考)两个相同的负电荷和一个正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c 是两负电荷连线的中点,d 点在正电荷的正上方,c、d 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则( )A.a 点的电场强度比 b 点的大B.a 点的电势比 b 点的高C.c 点的电场强度比 d 点的大D.c 点的电势比 d 点的低解析:选 ACD 根据电场线的分布图,a、b 两点中,a 点的电场线较密,则 a 点的电场强度较大,选项 A 正确;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a 点的电势低于 b 点的电势,选项 B 错误;由于c、d 关于正电荷对称,正电荷在 c、d 两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负电荷在 c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0,在 d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方向向下,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c 点的电场强度比 d 点的大,选项 C 正确;c、d 两点中 c 点离负电荷的距离更小,c 点电势比 d 点低,选项D 正确。3.(2016·江苏高考)一金属容器置于绝缘板上,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容器中,容器内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A、B 为容器内表面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点的电场强度比 B 点的大B.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低C.B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内表面垂直D.将检验电荷从 A 点沿不同路径移到 B 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不同解析:选 C 由题图知,B 点处的电场线比 A 点处的密,则 A 点的电场强度比 B 点的小,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