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楼上【教材分析】《八角楼上》讲述了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日夜操劳、紧张工作的事迹,表现了他为领导中国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课文共有两个自然段。第 1 自然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当时毛主席的住所,“每当……就……”一句暗示了毛主席为革命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而且天天如此。第 2 自然段讲述毛主席在灯下专心写作,写下许多光辉著作。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却衣着单薄,在油灯下写作,照应了上文的“艰苦斗争”;毛主席凝视着这“星星之火”在沉思,表现了毛主席专注的工作状态。课文配有插图,图中毛主席身穿单衣,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笔,左手轻拨灯芯,眼睛凝视着灯火陷入沉思。背上披着的薄毯已经滑落,他却毫无察觉。插图题为“不灭的明灯”,含义深刻,引人深思,赞颂了毛主席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插图为学生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的条件下忘我工作的精神提供了凭借。【教学目标】1.认识“楼、艰、斗”等 17 个生字,会写“楼、代”等 6 个生字,会写“八角楼、年代”等 7 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毛主席在八角楼是怎样忘我工作的。3.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4.理解毛主席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是怎样忘我工作,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看图和学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毛主席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是怎样忘我工作,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出示八角楼照片,介绍时代背景。八角楼真的有八个角吗? 1927 年,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建立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当时生活条件艰苦,毛主席就住在茅坪村的一座小楼里。小楼屋顶有一扇八角形的天窗,人们称它为“八角楼”。在这里,毛主席靠着一根灯芯微弱的光芒,写出了许多光辉巨著,指明了新中国未来的道路。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八角楼上》。2.了解主人公。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这篇故事的主人公——毛主席,你们了解他吗?介绍毛主席: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二、新授1.学习“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