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年表第一节——古代希腊与罗马音乐古希腊音乐时期代表人物音乐风格特征(音乐思想)代表作品杰出贡献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古希腊哲学家与数学家,古希腊音乐理论得奠基人)音乐可以最好得说明宇宙现象。提出“与谐论”西方第一个以理论方式来说明与解释音乐现象得人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都认为音乐具有伦理道德得性质,音乐可以影响人得性格、行为与思想,不同得调式会让人产生不同得情感反应;都认为音乐具有教化作用,进而肯定了音乐得社会作用。《理想国》《法律篇》柏拉图认为应该禁止某 些音乐得使用,要使用恰当得音乐来进行美育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政治学》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可以用来娱乐,音乐就是对人得情感得模仿。阿拉斯多赛诺斯最 早 提 出 “ 四 音 音列”《与谐得要素》1、《与谐得要素》得核心内容就是四音音列,有关调式、音阶等理论都建立在四音音列基础之上。2、提出两套完整体系:大完整音列体系与小完整音列体系。总结1、 古希腊音乐就是孕育西方音乐得源头。2、 古希腊音乐就是单声部音乐,有自然音类型以及自然音与各种变化音(半音或小于半音)混合得旋律风格,音乐同舞蹈、诗歌紧密结合,歌唱时可以有乐器伴奏,用字母记谱,歌词往往就是当时一些重要得诗篇。3、西方音乐得主体就是在“与谐论”得影响下进展得。第二节——中世纪音乐(公元 5 世纪西罗马灭亡到 14、15 世纪)第一阶段(5—10 世纪)格里高利圣咏基本特征:1、单声部、无伴奏得纯人声音乐。2、表达经文得一种歌曲。3、无节拍、即兴式4、以自然音阶为基础用于:1、日课2、弥撒音乐风格:1、音节式2、音团式3、圣咏式4、花唱式5、音乐旋律风格肃穆、朴实。表情超脱冷静。第二阶段(11—13 世纪)复调音乐在圣咏旋律得上方或下方依附一条平行四度或五度得旋律与它作对应。孔 杜 克 图 斯 得《赞美至贞得圣母 》 、 经 文 歌《有些人嫉妒-爱情损害人心-慈善经》多声部复调音乐得产生对于西方音乐历史具有划时代得意义:它促成了声部协与得对位准则得确立,推动了节奏与记谱理论得进展,唤起了理性得作曲意识。第三阶段(14—15 世纪初)“新艺术”时期马肖把教会音乐得复调技巧与单生得世俗音乐语汇相结合,追求题材样式得多样性,追求更深化得艺术情感表现性,以及追求旋律 、 节 奏 、 对 位 技巧 、 音 乐 组 织 逻 辑性。经文歌、弥撒曲《圣母弥撒》、世 俗 复 调 歌 曲(维勒莱、回旋歌《美好与慈爱得面容》、叙事歌)音乐作品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