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渗透系统、解答质壁分离与复原题1.如图甲、乙所示是渗透作用装置,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前其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乙装置中漏斗的液面上升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若h1>h2,MA=MB,则Ma>MbB.若h1>h2,MA=MB,则MaMA>MB,则h1M2D.一段时间后,A→a与a→A、B→b与b→B的水分子扩散速率均相等2.将甲、乙、丙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成熟植物细胞置于同一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持续观察它们的状态,直到形态不再发生变化时,三个细胞的状态如下:细胞种类细胞状态甲细胞刚发生质壁分离乙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丙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形态不再发生变化是因为细胞已经死亡B.实验前甲、乙、丙三种细胞细胞液浓度关系是乙>甲>丙C.实验后甲、乙、丙三种细胞细胞液浓度关系是乙<甲<丙D.形态不再发生变化时三种细胞液的浓度相等3.(2015·苏北四市期末)关于“探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设计对照实验B.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用龙胆紫对细胞进行染色后,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现象一定更明显D.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均能复原4.(2015·潍坊一中月考)将三种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下面不同状态的细胞图像。这3个细胞原来细胞液浓度的高低关系是()A.乙>甲>丙B.甲<乙<丙C.丙<乙<甲D.甲=乙=丙5.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B.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C.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易复原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6.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的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表所示。装置编号甲乙丙半透膜面积SS/2S蔗糖溶液体积TT2T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是()A.1—丙;2—甲;3—乙B.1—乙;2—甲;3—丙C.1—甲;2—乙;3—丙D.1—丙;2—乙;3—甲7.某同学将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滴加在载玻片上的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上,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2小时后再次观察时却发现理想的视野找不到了,原因是()A.换上高倍镜后,细胞不在视野范围内B.时间过长,细胞也收缩了C.溶质颗粒被缓慢吸收,使水分再度进入细胞D.2小时前观察到的现象是假象8.(2015·北京朝阳期中)植物叶表皮上有气孔,气孔由保卫细胞构成。气孔导度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导度变大;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导度变小。现将一块放置在清水中的叶表皮取出,完全浸入甘油后,立即检测该叶表皮的气孔导度,可能的结果是()ABCD9.(2015·石家庄高三质检)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大,是发生质壁分离的一个基础B.所有的高等植物细胞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都可以发生质壁分离现象C.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是水分子的渗透作用D.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可看到细胞的中央液泡逐渐变小10.用2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原生质体体积在A→B段的变化说明:在该段时间内水分子从原生质体________,细胞液浓度________。(2)在1分钟后,处于2mol/L蔗糖溶液中的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