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蒙古文化商业中心、新城市客厅一、项目背景通辽市地处我国东北部,同时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和振兴东北优惠政策,交通十分便捷、电力充裕、通讯顺畅、土地和旅游资源丰富,劳动力素养较高,服务配套周到,十分有利于生产要素迅速转化成为生产优势,是投资西部、收益东部享受双重优惠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1、蒙古民族集聚之地,人文历史丰厚通辽市人文旅游资源和蒙古族传统文化独具特色,在国内外久享盛誉,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以蒙古族为主体,其中蒙古族 138万,占全国蒙古族人口的 1/4,是全国、全区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世代家居的蒙古族人民到现在仍保留着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民族风情浓郁。笔克·那达慕文化广场项目策划书2、城市规划高瞻远瞩,城市扩容进程加速为加快工业化、产业化、城市化进程,通辽市在确立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和社会进展战略和总体思路时,把提高城镇化率、实现城乡结构转变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提出来。以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工业项目为龙头,以人口聚集为重点,以提质扩容为目标,根据一河两区、西移北扩的城市进展战略,到 2025 年,以通辽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再造一个人口 30 万、面积 30 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届时,通辽城区面积达到80 平方公里、人口 70 万人以上,逐步向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迈进。全市6 个城关镇和区域性中心小城镇人口分别达到 10 万人和 5 万人左右,形成以通辽市城区为中心,以旗县城关镇为骨干,以区域性小城镇为基础,以城代乡,以乡载城,城乡联动,协调进展的格局。3、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消费能力显著提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25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 1003 亿元,增长 20%。其中:第一产业 150 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 533 亿元,增长 24%,第三产业 320 亿元,增长 21%,三次产业比重为 1 5:53: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204 亿元,增长19.4%。进展质量稳步提高。2025 年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 102 亿元、83 亿元,分别增长 20%、19%,财政贡献率由去年的8.9%增长到 10%,财政收入中基金收入比重下降到 18%。万元 GDP 能耗、主要污染物减排两项约束性指标首次实现“双降”。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13299 元、5714 元,增长 13.5%、14.1%,增长幅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新增就业岗位 6.5 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 3.97%,五项社会保险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