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1.1 课题背景1.1.1 镁合金材料进展概况金属镁作为质轻、节能、环保的优秀金属元素,在全球金属矿产资源日益枯竭、价格大幅攀升的情况下,镁以其资源优势、价格优势、产品性能优势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在未来进展中镁将成为最重要的金属材料。目前镁合金主要应用于以铸造为主生产的一些机械零件,但受到铸造工艺专业特点的局限,使镁合金应用的空间相当狭小。据有关统计,对于每种金属材料的消耗,板材要占到 7 0%以上。在生产中对板材进行各种形状的成形加工,可以生产出很多优质的机械结构零件。板材加工能极大简化金属加工流程,降低成本,扩大有用范围。然而板材成形加工又对板材的加工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通过成型加工得到的组织结构均匀、晶粒细小,容易取得满意的效果。随着汽车、、航空航天、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节能、环保及舒适的要求,迫切需要优质宽幅的镁合金薄板等金属材料。然而传统的镁合金薄板生产工艺主要是采纳热轧和挤压方法,由于热轧工艺和挤压工艺流程长、成材率低、成本高导致价格昂贵,而挤压薄板又受幅面的限制,生产效率低下,因此传统工艺生产的薄板应用领域十分有限。因此,积极探究镁合金液态连铸连轧技术,生产工艺流程、性能高、成本低的连铸连轧板材,对于镁及镁合金的应用推广,推动产业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2 板带连铸连轧技术进展概况板带铸轧技术的进展至今已有 150 余年的历史。1846 年,英国人贝塞麦(Bessemer)就提出,从两个旋转辊轮上方浇注金属液,通过内部具有循环冷却作用的铸轧辊辊缝下边引出铸轧带坯,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条件的限制未能获得成功。在随后的 100 多年里这项技术始终不为人们重视,到 1930 年德国人容汉斯(Junghans)报道了立式连续铸轧成功的信息。在以后的进展中,又依次出现了法国斯卡尔(Scal)公司研制的 3C(Continuous Caster Between Cylinder)双辊水平式铸轧机,美国的黑兹利特(Hazelett)公司提出的双带式连铸机,但是由于带坯上表面皮下夹杂物影响生产质量而停止。20 世纪 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展,对于双带式产生的问题得到解决。其中,德国和日本相继有企业建立试验机组,对该项技术的进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从 1964 年我国开始研制双辊式铸轧机。在 1965 年研制出辊径 φ400mm 的下注式板带铸轧机,并成功生产出宽 700mm 的带坯。但因故中间试验停止,直到 1975年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