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伤筋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疗效评估分析1、诊疗常规执行情况 2025 年住院患者根据中医诊疗方案治疗,从血瘀气滞证、湿热痹痛证、风寒湿困证、肝肾亏虚证四型论治,采纳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08 例,取得了良好得临床疗效。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愈 62 例,临床显效 30 例,无效 16 例,总有效率 85%。2、疗效评价方法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VAS 基本得方法就是使用一条游动标尺,正面就是无刻度 10 cm长得滑道,"0"端与"10"端之间一个可以滑动得标定物, "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得最剧烈得痛苦,背面有"0~10"得刻度。临床使用时,将有刻度得一面背向患者,患者根据痛苦得强度滑动标定物至相应得位置,痛苦测量尺得背面就是有具体得刻度,根据标定物得位置可以直接读出痛苦程度指数。临床评定以"0~2"分为"优","3~5"分为“良”,"6~8"为“可”,大于"8"分为"差"。3、中医治疗效果评估中医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得主要证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得主要证侯血瘀气滞、湿热痹痛证、风寒湿困证、肝肾亏虚证分别进行了证侯疗效统计。血瘀气滞证临床治愈率 81%,临床显效 14%,无效 5%,有效率 94%,腰腿痛苦改善率达 82%,腰部活动受限改善率达84%,托马斯征改善率达 80%;湿热痹痛证临床治愈率 69%,临床显效 15%,无效 16%,有效率 84%,腰部痛苦症状改善率达 81%,直腿抬高试验改善率过 82%;风寒湿困证临床治愈率 72%,临床显效 4%,无效 24%,有效率 76%,腰腿冷痛症状改善率达 83%,腰部僵硬改善率达 83%;肝肾亏虚证临床治愈率 64%,临床显效 12%,无效 24%,有效率 76%,腰腿痛改善率达 72%,腰部乏力症状改善率达 73%。4、诊疗常规疗效分析:中医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得主要临床症状,且可对患者得生活质量有一定提高,具有良好得可行性,如在血瘀气滞证型中我们发现在活血止痛汤方中随着药物剂量变化临床疗效各异,适当增加乳香、没药得剂量临床具有较好止痛效果,故在临床中对腰痛剧烈,不可俯仰得患者我们将乳香、没药得剂量最大可增加到 18、0,疗效显著,但对老年患者不耐攻伐者在增加乳香、没药剂量时应密切观察,避开患者出现其它并发症。6、中医治疗难点分析难点一:中药对于本病治疗得有效性已有许多临床报道,但中药全身治疗主要缺点就是局部得血药浓度低,难以在病变部位形成血药浓度优势,如何提高中药在病变部位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