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女性慢性心力衰竭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影响生活质量, 而女性心衰患者在流行病学、病因、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代谢特点、 临床表现、药物疗效及预后等方面又具有其特别性。因此,中华医学 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女性心脏健康学组牵头,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 内科医师分会女医师工作组,经多次讨论,撰写了本共识,旨在促进 对女性心衰患者特别性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流行病学特点20 年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讨论调查了我国 10 省市 20 个城 乡 35~74 岁的15 518 名居民,结果显示心衰患病率为 0. 9%,女性 患病率高于男性(1.0%比0. 7%,P<0.05),分层分析显示 45~54 岁年龄组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1.3%比 0. 6%,P<0. 05),其他年龄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国高血压调查讨论显示 2025 至 2025 年中 国>35 岁的 22 158 名居民心衰的患病率为 1. 3%,男性与女性间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1.4%比 1. 2%,P = 0. 632)。中国心衰中心注册讨论 纳入了 31 356 例住院心衰患者,其中女性 12 284 例(39. 2%),女 性心衰患者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eart failure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 )占 55.1%。中国部分地区慢性心衰住院 病例回顾性调查纳入了 10 714 例心衰患者,其中女性 4 644 例 (43.3% ), 1980、1990、20 年 3个年度心衰住院患者死亡率呈 逐渐下降趋势,分别为 15.4%、12. 3%和 6. 2%。中国心衰患者注册登 记讨论(China-HF 讨论),纳入了 2025 至 2025 年 88 家医院的 8 516 例心衰患者,其中女性 3 875 例(45.6%),心衰住院患者死亡率为 5. 3%。总体而言,讨论显示我国两性间心衰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 患者更多表现为 HFpEF,女性患者心衰住院死亡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病因、病理生理特点及药物代谢特点一、病因女性心衰患者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 房颤抖和糖尿病。在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抖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关的心衰患者中,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绝经后,女性中心性肥胖、 高血压、卒中、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增加,心衰风险进一步增加。应 激性心肌病(又称为 Takotsubo综合征)是心衰的病因之一,而 90% 的应激性心肌病患者为女性。子痫前期、围产期心肌病也是女性心衰 的病因。使用化疗药物(如蒽环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