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锈钢的特性 不锈钢包括耐大气污染的不锈钢和耐酸钢。按主要组织状态分为马氏体、铁素体、奥氏体三大类,其中以奥氏体不锈钢应用最广泛,占到总量的 70%~80%。在化工厂常用的不锈钢设备中,普遍采用的也是奥氏体不锈钢(以下不锈钢均指奥氏体不锈钢)。以 ICrl8Ni9Ti 为例,其属于 18-8 型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耐热性能,使用温度可达 600~700℃,高抗氧化性 700~900℃,塑性良好,但加工硬化敏感,切削性能很差。二、不锈钢腐蚀类型分析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发生的主要质量问题是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破裂,也可不同程度出现腐蚀疲劳、焊缝腐蚀、点蚀和氢脆。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锈钢发生腐蚀是多种腐蚀类型并存共同作用的结果。 1.晶间腐蚀 奥氏体不锈钢在 450~850℃时,易出现晶粒析出,发生晶间腐蚀,这种腐蚀将造成材料机械性能显著降低,由于晶间腐蚀不易出现,常造成设备突然破坏,所以危害很大。作为材料使用单位,防止晶间腐蚀的有效方法就是降低其含碳量,而降低碳含量,可将材料加热到 1100℃进行固溶处理,同时能使材料提高耐蚀性,并使其软化。 2.应力腐蚀破裂 金属材料在拉应力和化学腐蚀共同作用下发生的断裂破坏,裂纹较小,有时只有一条,通常有分枝。应力的来源有外加的应力(设备操作运行时的工作应力、热应力),有残余的应力(焊接、冷加工及设备安装时的固定残余应力),还有腐蚀产物应力。对于应力腐蚀破裂来说,焊接和加工所残留的应力是最重要的。材料表面状况对应力腐蚀破裂也有影响,焊缝增厚(重复补焊)或焊接飞溅物等也往往成为应力腐蚀破裂的间接原因,所以应将其打磨掉,越平滑越好。 3.腐蚀疲劳 腐蚀疲劳是由于腐蚀介质的作用,金属材料耐疲劳能力的下降,其断面特征是大面积上有腐蚀产物,小面积上粗糙。腐蚀疲劳可以有多条裂纹,裂纹通常发源于一个深点蚀区。 4.焊缝腐蚀 焊缝腐蚀分为热影响区腐蚀和刃状(刀口)腐蚀。在不锈钢焊接件焊缝两旁的热影响区发生的腐蚀,造成这种腐蚀的原因是由于焊接过程中正好处在敏感的温度范围(450~850℃),从而产生晶间腐蚀。 刃状(刀口)腐蚀特点是紧靠焊缝熔合线很窄区域内金属的优先腐蚀,而热影响区腐蚀则是切割或焊接过程中不熔化的基本金属区在热作用下的腐蚀,它的部位离焊缝尚有一段距离。一般不锈钢焊缝的耐蚀性能比母材差。 5.点蚀 点蚀集中在金属表面个别小区域上的深度较大的腐蚀,大多数情况下,点蚀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