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和员工绩效管理制度(A 版)编写: 姜博 日期:06 年 1 月 16 日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受控状态:目录文 档 历 史 记 录日 期版 本姓 名版 本 更 新 记 录第一章 总则……………………………………………………………………….3第二章 绩效管理规程…………………………………………………………….3第三章 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6第四章 部门经理/副经理绩效考核………………………………………………7第五章 开发项目经理绩效考核………………………………………………….8第六章 开发工程师绩效考核…………………………………………………...9第七章 工程技术人员绩效考核………………………………………………..10第八章 行政管理及支持人员绩效考核………………………………………..11第九章 生产部员工绩效考核……..…………………………………………..12第十章 试用人员绩效考核………………………………………………………12第十一章 考核结果与运用…………………………………………………………13第十二章 附则………………………………………………………………………14第一章 总则一、 目的1、 通过绩效考核,促进公司经营目标自上而下顺利分解,强化部门管理者的责任和目标意识,提高部门和员工工作绩效。2、 建立以绩效为驱动的绩效沟通与反馈机制,加强过程管理,向员工反馈绩效表现(不是简单的结果评判),促进各级管理者指导、帮助、约束与激励下属。3、 部门的 KPI 指标与公司的整体经营目标挂钩,变静态考核为动态管理。二、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及员工,正式员工工作时间不足考核周期三分之二的,不参加考核。公司内部调动人员,在新的岗位原则应按试用人员考核,同时承担两个职位角色的员工要兼顾考核。三、绩效考核原则1、结果导向性原则:以责任结果为导向的价值评价体系,突出业绩,以在正确的期间达成正确绩效结果为依据,同时兼顾能力或者关键行为以及个人态度对工作和团队的价值贡献。2、团队倾向性原则:团队的领导者与员工是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团队中所有人员都对部门的 KPI 负责。领导者要通过绩效辅导帮助下属提高绩效,每个任职者都有责任帮助流程相关周边人员提高绩效。 3、客观性原则:主管在评价下属时以绩效为主,以日常管理中的观察、记录为基础。各部门要逐步法律规范对员工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