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神经重症目标温度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低温疗法作为人体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已有长达几千年的历史, 而人们认识到低温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也有着几百年的历史。 既往大量动物实验表明,低温能降低神经细胞代谢率,减低脑组织对 能量及氧的需求,降低脑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 压,保护受损的神经元[1,2]; 一些临床讨论也表明,治疗性低温 (therapeutic hypotherma,TH)在某些疾病中能降低死亡率,改善患 者的预后,但同时,TH 也会影响人体各组织器官的代谢及功能,可能 会产生较严重的并发症而影响治疗效果 [3,4。目前,随着神经重症医学 理念及技术的飞速进展,TH 方法的改进以及患者病理生理改变多模态 监测水平的提高,TH 对全身的不良反应已大大降低。然而,我们也应 该认识到,TH 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求实施团队具有深厚 的医学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更需要指南或共识来指导其具体的临 床实施,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发挥出 TH 的最大效能。2025 年 5 个国际专业协会建议用"目标温度管理(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 ,TTM)"取代"TH"及"轻度低温",以强调 体温管理的范围及其重要性[5,6。目前国际上 TTM 的应用正越来越多, 已基本取代或涵盖了 TH 及轻度低温。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包括人员及设备的配置极不均衡,TTM 治疗 的依从性不高且缺乏公认有效的操作管理流程与管理法律规范。鉴于此, 我们组织了国内神经内外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以及专门从事神经 重症、神经创伤基础讨论的专家们,复习了近年来 TTM 在神经重症中 的基础与临床讨论进展以及最新的指南与共识,结合相关单位及各位 专家的临床经验,就 TTM 的概念、适应证、实施方法、目标温度控制 与监测及并发症的预防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总结归纳并制定了 管理流程,以推动 TTM 的同质化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从而方便相关 医护人员法律规范、优化和个体化地应用 TTM 治疗神经重症患者,让患者 受益并将风险降到最低。一、TTM 的概念及分类TTM 包括 TH、正常体温控制和发热治疗⑺。正常体温控制是指核 心温度控制为 36.0~37.5 C【8]; TH 就是应用物理方法配合药物将体 温快速降到既定目标水平(32.0 C <核心温度<36.0 °C),并维持在恒 定的温度,一段时间后缓慢恢复至正常体温,并且避开体温反弹的过 程[9]。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TTM 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