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风险因素及对策(全文)摘要出血是腹腔镜肝切除术中须面对的难题,也是限制腹腔镜肝切除术推广普 及的重要因素,且出血和输血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和肿瘤复发的风险。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风险因素包括:肝脏基础疾病背景,肿瘤大小、 部位、性质,手术路径及操作技巧,术中液体及麻醉管理等。腹腔镜肝切 除术中出血重在预防,严格把控手术适应证,基于三维可视化评估及手术 规划,选择正确手术路径及导航方法,通过精细手术操作、肝血流阻断及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VP)等对策能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风险。娴熟的腹 腔镜缝合技术及得力的助手配合是处理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终极手 段。近年来,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经历了从 简单到复杂,再到精准的探究、进展和优化过程,实现了技术和理念双重 跨越,已广泛应用于肝脏各种良、恶性外科疾病的治疗,正在改变传统肝 脏外科的范式[1]。肝脏脉管系统解剖复杂,富含血窦,血流丰富,且组 织脆性大,无论是在开腹还是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及止血一直都是肝 脏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出血量及输血与术后并发症直接相关,且影响肿 瘤学预后[2 ]。LH 中,出血和止血操作贯穿肝脏游离、肝门解剖、肝实 质离断及肝断面处理的手术全过程,探讨出血的风险因素及处理策略对提 高手术安全性和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笔者前期有关肝静脉系统出血处理策略的论述[3 ],结合笔者所在单位经验及相关文献进一步探讨 LH 中出血的风险因素及处理对策。1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风险因素1.1肝脏基础疾病背景目前在大型微创肝脏外科中心 LH 已形成了流程化、标准化和法律规范化的操作体系。假如肝脏质地正常,没有既往肝 脏手术史,只要术前评估充分、手术规划合理、手术路径及操作法律规范,一 般不会有术中大出血风险。但在我国 LH 的适应证群体中,大部分伴有肝 脏基础疾病背景,肝实质不同程度受损。肝脏基础疾病,包括脂肪变、炎 症、纤维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药物损伤、门静脉海绵样变、布加 综合征等,虽不是 LH 的绝对禁忌证,但增加了手术难度和术中出血风险, 特别是中、重度肝硬化及脂肪肝发生率高,是术中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4]。 我国肝细胞癌病人>80%伴有不同程度的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由于肝 细胞反复变性、坏死、再生,假小叶形成及汇管区纤维化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