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 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分析 【摘要】EPC 总承包项目因其复杂性、综合性、一次性等特点,决定了成本管理的复杂和困难的;而 EPC 总承包企业的根本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提高盈利能力,因此何提升项目成本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一直是 EPC总承包企业始终在讨论和实践的方向。本文则以建设单位的视角,在阐述目前我国 EPC 总承包企业施工成本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制度上、思想上、施工等方面对 EPC 模式下施工成本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EPC; 成本管理; 对策 一、EPC 总承包概述 所谓 EPC(工程总承包),即设计―采购―施工(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及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这是一种典型的工程总承包方式,也是国内工程总承包的进展方向。原建设部在 2025 年颁发的《关于培育进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为了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要求各级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行有效措施,加强指导,及时总结经验,促进我国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健康进展。因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和设计施工一体化所带来的投资节余,未来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将越来越多地采纳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发包建设。 EPC 工程总承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可变因素多,风险大,尤其是施工成本管理,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是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四大控制目标之一,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必须采纳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宏观管理和控制以及从微观的工程施工入手,做到层层把关。 二、EPC 总承包企业施工成本管理现状 现阶段,国内整体经济的状态,仍在追求量的进展,优劣施工企业都有相对的生存空间,但由于“劣币驱逐良币”的原因,造成 EPC 总承包企业整体上组织管理制度还不太健全,项目管理人员水平相对不高。 2.1 成本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成熟的项目成本管理涵盖了成本管理控制体系的建立、成本管理内控制度及台帐的建立、会计核算及会计信息系统、考核兑现、信息反馈、成本督察等各方面的内容,是根据事前、事中、事后三大控制的原则进行管理的。现实中往往存在不实际、不兑现、管理松懈,造成责任成本管理工作在许多项目上“流于形式”,违反了成本管理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