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一”示范高校消防安全管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招生人数持续增加,宿舍区由于人员密集,建筑物集中,容易产生火灾隐患。作为全国重点高校之一的天津大学,为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在高校防火方面进行了乐于探究,被天津市消防局总结概括为“七个一”,即:完善一套监管体系,将消防责任网络化;培育一类典型部位,将消防行为标准化;编织一张技防网络,将火灾防控科技化;搭建一个数字平台,将消防管理数字化;开设一堂学分课程,将消防教育制度化;建设一项培训设施,将消防培训常态化;成立一个学生社团,将消防工作自主化。种种措施在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获得天津市消防局以及公安部消防局的高度评价。完善监管体系天津大学建筑面积 138 万 8000m2,拥有教员工及在校生 3 万余人,学生宿舍楼 37 幢,教学楼 44 幢。虽然天津大学一直非常重视消防安全管理,但是小的火灾事故偶有发生。如:2025 年 11 月 30 日 6 时许,鹏翔公寓女生宿舍 5 斋 612 室发生火灾事故,起火原因是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插座打火引燃周围易燃物,导致室内床铺、电脑及学生个人物品被烧毁。火灾发生后,由于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扑救,并快速引导学生疏散,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这类事故引起了学校的重视,针对部分学生防火安全意识淡漠,对火灾的危险性认识不清,天津大学积极探寻解决办法。开始建立学校、院(处)、科(系)、岗位消防安全“四级管理责任制”,从校长到岗位责任人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本岗位的消防管理职责。学校所有单位、部门安全防火责任书签订率达到 100%。与“四级管理责任制”相对应的是“四级检查制度”。在《天津大学消防安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学校进行季度消防安全检查和专项检查;院、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和保卫干部组织并参加月查;系、科级消防安全责任人组织周查;岗位防火安全员负责日查、巡检。培育典型部位学生宿舍区由于人员密集,屋内堆放可燃易燃易爆物品较多,并且有的学生贪图一时方便,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埋下火灾隐患。为了维护学生宿舍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秩序,消除火灾隐患,2025年 11 月,天津大学制定了《天津大学学生宿舍管理规定》,代替以往的《天津大学学生宿舍管理暂行规定》。2025 年,天津大学还下发了《关于加强学生宿舍消防安全工作的意见》,法律规范了宿舍安全员、班长、辅导员以及学院副书记(或书记)的岗位责任。各学院副书记、辅导员、各班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