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集体备课教案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集体备课教案_第1页
1/15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集体备课教案_第2页
2/15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集体备课教案_第3页
3/15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集体备课教案(9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集体备课:《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教学设计中心备课人: 黄汝英 参加备课老师:马金凤 游娟 李洋 胡美林课题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作者,探究荀子天人相分的天人关系。2. 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将重点句子进行翻译。 过程与方法1. 读懂文本,了解荀子文章的基本特点、排比句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作者,探究荀子天人相分的天人关系。2. 读懂文本,了解荀子文章的基本特点、排比句的运用。课前预习要求1.读熟课文。2.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教学准备多媒体 PPT 教学方法 :自读法、研讨法、诵读法教学时间:3 课时教学过程备注一、导入:《天论》作为荀子思想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长文。在文章中,荀子提出了“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鲜亮观点,大胆反对当时流行的迷信天命、拜倒在自然面前的看法。本文节选是属于文章的后半部,主要阐述“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充分体现他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二、介绍作家作品。 乱世哲人——荀子荀子(约前 313-前 230)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家。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况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曾在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学术沟通和讨论,并三次担任学宫祭酒(行礼时的首席)。后来又到过秦国、赵国。晚年在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著书立说,直到逝世。《荀子》:集百家之长, 论君子之道《荀子》现存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荀子》的文章论题鲜亮,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方,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 1、天道观: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2、认识论:荀子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它通过人的形体机能而进行。 3、人性论: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集体备课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