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北沙:小学哲学启蒙》课程实施纲要前言《小学寓言哲学智慧教育》杭州市下沙第二小学依据学校办学特色,着力组织构建的一门适用于小学 1-6 年级学生的拓展性课程。1-6 年级每学期进行相关寓言哲学启蒙主题活动,课程以“课堂学习+课外实践”的模式进行。每学期 18 课时。该课程立足小学语文等已有的国家课程,分为友善相处、善于观察、团结协作、乐于探究等主题,将学生从课本引向宽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提升寓言哲学智慧的意识和能力。第一部分课程说明一、课程开发的背景1. 基于寓言对儿童哲学智慧保护的需要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儿童的天性是“爱智慧”,或者说儿童具有天生的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儿童总是充满着好奇,由于其与生俱来的稚嫩却又敏锐的观察力,会提出许多具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并刨根究底。然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受家庭和社会对儿童的教育知识目标、智能目标的单一化的追求的影响,和由此所带来的僵化家庭教育方式、学校教育方式的影响,使儿童的这种天性逐渐减弱甚至消逝。为保护儿童这种天生的哲学智慧,应尊重并给予儿童权力。而寓言的这一形式,从儿童的感性出发,让儿童学会充满独立地、灵活地、想象地、批判性的思考,以尽可能地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 基于寓言的形式对儿童哲学智慧的挖掘的需要优秀的寓言具有哲学智慧美,这是无庸置疑的。寓言是能使人们获得欢乐和启迪、猎取教益和训诫的有趣有味、有情有理的文学。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文学样式,它所独具的诗意的审美功能与审美价值。优秀的寓言所表现的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画的事物达到和谐的统一,出色地体现了哲学智慧美,强烈地让儿童感受到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感情,在简短的对话里,儿童与生俱来的哲学智慧得以挖掘和进展。3. 基于下沙二小有丰富的寓言哲学启蒙教育资源杭州市下沙第二小学占地 27 亩,校园建设主打徽风浙韵风格,宋元窗瓦、明清门楼、民初木门,仿佛各个历史时期钱塘流域文明碎片洒落学校角角落落,引发孩子思考、对话;校园内诸多景致,尽使孩子生成敬畏之心。校园南隅 12 亩嘟噜噜农耕园,既有给孩子的观察区域,还有班级种植区块,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规划耕作,活动,管理,采收。此外,还有一个中型的养殖场,是动物观察基地。精心打造的寓言校园,足以让孩子用稚嫩的笔,把自己的爱心、自己的童年感悟写进成长的积淀里。二、课程性质与意义1.课程性质《寓言北沙:小学哲学启蒙》课程一门拓展性课程,包含课内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