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智慧》数学校本课程纲要(23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活动智慧》数学校本课程纲要(一) 《活动·智慧》 ——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名称:《活动·智慧》授课对象:一至六年级总课时:144 课时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课程简介:《活动·智慧》数学校本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注重与教材同步,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进展水平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内容力求做到趣味性、操作性、现实性、探究性、开放性、思想性与方法性,主要体现三大理念:数学是思维,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思维素养,因此,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进行数学素养教育的突破口。数学是活动,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氛围中,制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是文化,数学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通过多种资源的挖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课程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趣味数学为支撑点,分为三大模块(思维训练、实践活动、快乐数学)编排,各年级实行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写方式,力求图文并茂,学练结合,层次鲜亮。背景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进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进展。”但由于受应试观念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了只重视数学知识,缺少人文的熏陶,更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育。把掌握基本知识、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把学生的生活空间挤压在分数的争夺上,最终使学生的健康生活道路增添了诸多的阻碍……这种教学显然与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认真分析我们的数学教学现状,我想,除了我们的教育体制导致我们对数学的本质或精神理解有偏差、导致我们的教学方法手段相对单一外,还有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数学素材和教学资源匮乏、我们呈现数学的方式死板等。正是从这些角度考虑,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数学资源,包括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民间数学趣题、数学古题名题、数学史、数学家的介绍,开展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