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狐假虎威》选自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狐假虎威》。教材分析:《狐假虎威》是第三单元主体课文,通过本单元的讨论让学生分清真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狐假虎威》是一个传统的寓言,写的是一只狐狸狡猾的骗过老虎,不但使自己逃脱了危险,而且还借着老虎的威风让其他动物纷纷逃窜的故事。成语“狐假虎威”比方依仗别人势力来欺压人。教学理念: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演结合,把文本的内容演绎成情感丰富的角色对和情境表演,让语文课堂洋溢欢乐,充满情趣。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讨论起来并不难。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此外,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讨论词汇,明白寓言故事。教学方法: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准,以读代讲,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课文情境,感悟文章主要思想感情。因此本课采纳诵读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学媒体为辅助,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感悟课文。讨论方法:本篇课文的讨论主体是小学低年级儿童,他们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方面还不是很高,还不能独立由语言文字来切实感悟文章深意。因此,学生要融入一定的课文情境,合作沟通,反复诵读,这样才能体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2、揭示寓意。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动物头饰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图片)这两个动物你们认识吗?他们是谁?2、谁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狐狸和老虎?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坏、谗、狡猾、骗子……)用你知道的词语讲一讲老虎。(凶狠、凶恶、猛兽、百兽之王)3、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这节课我们讨论一篇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板书课题)4、课题中的“狐”和“虎”分别指什么?威是什么意思?(威风)5、《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学了课文我们就会知道了。[设计意图:狐狸和老虎是两种形象差异极大的动物,读课题时把两者拎出,一方面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