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3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 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② 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动性特点③ 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进展的一般规律2 、过程与方法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 使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辨证观点② 培育学生严谨的推理和大胆想象能力③ 认识到技术的进展在科学讨论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进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④ 树立科学知识和观点是在不断进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①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②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2、 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三、教学策略1、选取科学家探究细胞膜中的关键内容,通过设计问题串,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大胆想象和推测,模拟科学家亲历细胞膜结构的构建过程2、利用自备的材料制作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加深学生对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制作细胞模型时,你会选择什么材料来做细胞膜?为什么?老师引导学生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进行讨论,学生提出合理的材料要给以鼓舞。老师引导进入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的历程的学习: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知,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那么,它们是如何组成细胞膜的?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究历程:老师出示材料 1:19 世纪末,欧文顿曾用 500 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过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不一样的,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根据以上材料,讨论:1. 欧文顿的实验说明了什么?说说你的推论的依据是什么?2. 请你评价欧文顿推论。老师出示材料 2:20 世纪初科学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 引起对生物膜结构探讨的兴趣,明确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原理。 培育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假说的能力。 让学生明确推理分析得出的论仅仅是假说,其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 补充材料 3,并以材料 3 为基础,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利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讨论:1.为什么要用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进行膜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