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五禽戏动功 梁士丰 自发五禽戏动功就是练功者先练静功,运动内气,静极生动,引发外动,自发得表现类似虎、熊、鹿、鸟、猿得声音、情态、外形与动作,以达到强身、保健、治病等目得。 “五禽戏”得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得“五禽之戏”,之后繁衍得流派甚多。功法得侧重点有着眼于“内气”、 “内”、 “外”、 “动”、 ““静”、 “刚柔”、 “柔劲”、 “导引按摩”等等不同,风格各异。 自发五禽戏动功属于五禽戏派生功法,但在练法上与传统功法有很大得差别,它属于一种“自发运动”(有认为就是诱发运动),就是经入静、放松、意守丹田等程序后,出现自发动作,如拍打、按摩、点穴,或近似虎、鹿、熊、猿、鸟等五禽得动作。功法具有动静兼备、内外双修得特点.其意守、内视得方法都颇有特色。锻炼方法 练功前首先要把思想宁静下来,消除一切苦恼或未解决得问题干扰,还要排除大、小便,宽衣解带,取掉身上各种硬物,如手表、眠镜、钢笔、硬币等,以免思想分散不能入静以及在“外动”时毁坏或碰压受伤。 一、练功姿势:以自然站式为主,如体弱有病或不能久立者,可以采纳平坐或仰卧式,或三者交替使用避开久立不能支持而产生头晕心现象。 1.自然站式:两脚开立,脚外侧与肩同宽,脚尖平行向前,上体自然正直,微向前倾,两手下垂,置于体前侧,稍离开大腿,头颈稍向前低,使鼻尖对自己肚脐(图 1、2)。 2.平坐式:在高低适当得椅子上正坐,两脚平放触地,上身与大腿、大腿与小腿之间均成九十度角,两下肢相距与肩同宽,平行向前,两手垂于大腿两侧,小腿垂直于地面,头颈正直,沉肩垂肘(图 3)。 3.仰卧式:自然仰卧。 在三种练功姿势中,站式易放松故易于发动,坐式则较难发动,卧式更难动。可根据练功者得身体状况、习惯而选择,亦可按病情需要,随意摆自己感到舒适得自由姿势来练习。 二、练功方法:摆好姿势后,两目轻闭。 1.按压肚脐:用一只手得中指(男左女右)按压肚脐四十九下。按压得力量要适中,以使肚脐有明显得按压感觉为度,但不要按压太重以致压痛了肚脐。按压一下就数一下。按压得速度大约一秒钟一下,按压时要意守与内视着肚脐内一寸得“丹田穴”,意守即就是用意识守住某个穴位或部位。内视即就是用眼在里面瞧着某个穴位或部位,只就是想象着好象瞧见,而实际上就是瞧不见得。同时要想象着气血都集中到内视得部位。以下凡作“内视”均同上述要求。 2.默念口诀(只就是心想,不要念出声音):“我心情舒服,神态从容;我飘飘若仙,如入云中;我气血运行,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