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卓越工程师本科阶段培育方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育计划方案( 本科阶段) 二〇一一年三月目 录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育目标..............11.1 专业特色11.2 卓越工程师培育目标21.3 卓越工程师培育模式与机制设计31.4 卓越工程师培育可授予学位42 ”卓越工程师”培育标准................................53 ”卓越工程师”培育计划方案与措施......................73.1 培育方案总体设计与创新举措73. 2 培育方案的实施83. 3 教学改革相关的主要课程104 ”卓越工程师”培育标准实现矩阵.......................124.1 本科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育实现途径124.2 本科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育矩阵125 ”卓越工程师”教学计划...............................145.1 公共基础和通选课程安排145.2 专业培育课程安排165.3 集中实践和设计教学安排185.4 综合实验安排186”卓越工程师”企业学习阶段培育方案....................196.1 企业学习阶段培育目标196.2 企业学习培育方案的构成196.3 企业学习阶段教学计划安排206.4 企业学习阶段具体流程安排236.5 完善企业学习阶段的实施保障措施247 卓越电气工程师培育保障体系...........................267.1 雄厚的师资条件267.2 广泛的校企合作基础267.3 优越的企业实践条件277.4 全面的制度措施337.5 充分的政策和经费支持33附件 1: 企业联合培育协议书及实习基地协议...............34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育目标1.1 专业特色华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创立于华南理工大学建校之初的 1952 年, 五十年来, 本学科已进展成为华南地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科学讨论和人才培育的基地。1994 年华南理工大学和广东省电力工业局联合办学, 以本学科为核心共同建立了电力学院, 这一在全国首创的办学模式给本学科的进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作为从事电力行业理论基础讨论、 产品和技术开发的综合性单位, 本学科是当前广东省唯一具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的单位。本学科现有 2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信息及控制实验教学中心、 1个广东省重点学科(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 、 2 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广东省绿色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电力工程技术讨论开发中心, 并建立了众多产学研合作讨论基地。本学科在全国高校中首创与企业共建办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