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一、 原始社会——禅让制 禅让制大约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禹时期, 是传说中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但这是仅限于氏族贵族内的”民主”, 是原始社会全面崩溃的信号, 即将被奴隶社会所取代 ( 一) 世袭制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是生产力进展的结果, 是阶级对立的产物, 是历史进展的必定趋势。世袭制以其鲜亮的私有化体现社会的重大进步。 1、 性质: 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 2、 目的: 巩固奴隶制统治 ( 1) 分封内容: 土地和人民 ( 2) 分封对象: 王族、 功臣、 先代贵族二、 奴隶社会 3、 内容 ①建立诸侯国, 拱卫王室; ( 3) 诸侯义务: ②服从周王命令, 按期向周王贡献财务; ③随从作战 4、 实质: 体现了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5、 分封的诸侯国: 齐、 鲁、 燕、 卫、 晋、 宋 6、 作用: ( 1) 巩固了周朝统治, 扩大了疆域, 促进了奴隶社会的强盛。( 2) 伴随诸侯国实力的增强, 不甘心听命于周王, 逐渐独立于中央集权, 最终导致分裂割据 ( 二) 分封制 ( 1) 性质: 国有土地制度( 2) 实质: 奴隶主阶级土地私有制 ( 3) 目的: 巩固奴隶制统治天子—所有权①生产资料所有 贵族—使用权、 应尽义务7 、 基 础 : 井 田 制 ( 4) 内 容 奴隶—被剥削、 集体耕种 ②利益分配: 诸侯王向周王缴纳一定的贡赋 ③生产组织形式: 奴隶集体耕种( 5) 兴衰过程: 开始于商、 盛行于西周、 瓦解于春秋、 废除于战国( 6) 作用: ①巩固西周统治, 使中国奴隶社会进入强盛时期②适应了生产力进展水平。促进了西周经济进展 8、 分封制与井田制的纽带: 土地和义务 9、 分封制与井田制瓦解的根源: 生产力进步, 特别是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三、 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 含义: 专制主义——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实行个人独裁统治; 中央集权——全国的权力集中于中央, 地方听命于中央。(二) 核心内容( 本质特征) 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个人独断专行 (三) 产生根源( 两大基础) 1、 经济基础: 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井田制的瓦解、 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因为分散的自然经济, 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 以保证小农经济生产的进展2、 理论基础: 法家思想( 韩非子: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 以法治国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