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进展取向(14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东北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与进展取向张超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振兴东北, 必先振兴精神。文化承载着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特别的软实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一定社会的进展进程。东北特别的地理历史条件孕育了东北独特的地域文化,其中所蕴含的不畏艰苦的坚韧抗争精神;乐于助人的团结互助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进取精神构成了东北优秀文化的核心精神,进展东北地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这种核心精神、切实把握东地域文化进展的先进方向,为振兴东北、促进东北社会的良性进展奠定思想底蕴。【关键词】 东北地域文化 核心精神 进展取向地域文化是同一地域生活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进展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地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具有生命力、引领地域文化良性进展、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精神品质。东北特别的地理历史条件形成了东北独特的地域文化。一、东北地域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东北文化又称为关东文化。“关东文化”之“关东”一词,本有多种含义。据《汉语大词典》:1.指函谷关、潼关以东地区;2.唐代亦指洛阳;3.指山海关以东地区,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其中,第 3 种释义出现较能共享性,现在通常所说的“关东”多指这种。其实,所谓的关东,除东三省之外,一般还应包括内蒙古东四盟,即呼伦贝尔市(旧称呼伦贝尔盟)、兴安盟、通辽市(旧称哲里木盟)、赤峰市(旧称昭乌达盟)。内蒙古东四盟的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等,都与东三省有密切关系。东北地域文化又称为 “黑土地文化”,它的形成与这片土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演进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东北的地理环境及其对东北文化的影响1、高寒地域的抗争与妥协东北高寒极冷,开发较晚,历史上仅有少数民族居住,过着相当对原始的渔猎、游牧生活,只是到了清末中原农民流入后才有较为广泛的农耕,至今,东北边远的农村还保持着原始的遗风,东北人也保留着本真、淳朴和率直的个性。东北有近半年的冰冻期。每到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气温一般都在-30℃左右,人们不但要停止耕种,就连户外活动都要受到很大限制,所以东北人有不畏严寒的品质也有 “猫冬”的习惯。“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三个月干闲”是东北农村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漫长而又缺少文化教育的农闲时间养成了东北人的怠惰,这使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