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目标 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9 古诗三首第 1 课时第 2 课时第 3 课时 让我们透过文字,随诗人一起欣赏如画的自然风光,领悟深刻的人生哲理吧!暮江吟 [唐]白居易 白居易( 772—846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主要作品: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等。作者简介 《暮江吟》大约作于唐长庆二年(822年),是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写的。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写作背景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出节奏,读准字音。暮江吟[ 唐 ] 白居易一 道 残 阳 铺 水 中 , 半 江瑟 瑟 半 江红 。可 怜 九 月 初 三 夜 , 露 似 真 珠 月 似 弓 。暮江吟[ 唐 ] 白居易一 道 残 阳 铺 水 中 , 半 江 瑟 瑟 半 江红 。可 怜 九 月 初 三 夜 , 露 似 真 珠 月 似 弓 。mùsè古诗诵读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诗意:红日西沉,余晖铺洒在江面上,使江水受光处呈现出红色,未受光处呈现出青绿色。诗文解读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换成“照”字好吗?为什么? 不好。因为秋天的“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光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就像“铺”在江上一样。用“铺”形象地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如果用“照”字,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为什么会出现“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现象? 由于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上皱起细小的波纹。残阳斜射下,受光照多的部分,呈现出一片红色;未受到残阳照射的部分,就呈现出青绿色。诗人抓住了傍晚江面上的这两种颜色的变化,将江水的美丽展现了出来。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傍晚时分,夕阳西沉,残阳将柔和的余晖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是碧绿的,一半是鲜红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可爱。 诗意: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爱啊!那露珠像珍珠一样闪烁发光,月亮如同一张弯弓挂在空中。这里指珍珠。好像。露似真珠月似弓 为什么是“真珠”而不是“珍珠”? “ 真珠”一词在本诗中是“珍珠”的意思。但两者之间却不是完全等同的关系。在古代汉语中的起源不同,发展脉络也各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