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提纲(5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第十二章 30 年代小说(五)1、沈从文: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1926 年出版第一个小说集《鸭子》代表作:1934 年创作的中篇小说《边城》2、京派(名词解释):京派是 30 年代前后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留在北京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的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等。主要刊物有《》、《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行。他们的思想是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3、沈从文抒情小说艺术特色:① 主要写湘西人性中的美与善;②.写现代文明中传统美好人性的遗失;③小说比较散文化,有田园牧歌的美;④小说具有悲剧意识;⑤创作主体情感的投入,追求小说的抒情性;⑥丰富多样的结构体式,古朴简约的语言风格。4、 《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李健吾称它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5、《边城》是沈从文浓郁的怀乡情结的艺术结晶,也是支撑湘西世界的坚实柱石。第十三章 30 年代新诗(小题目)6、中国诗歌会诗人的诗歌创作亦可归入政治抒情诗,主要发起人有黄浦芳,穆木天等。7、臧克家,是一位出自新月诗派之门又兼收各派之长的诗人,被称为“农民诗人”和“乡土诗人”8、戴望舒,代表作《雨巷》,作者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9、戴望舒诗歌的基本特征: 作为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戴望舒的诗歌艺术历程大体可分为二个阶段,可以概括为“雨巷”与“记忆”时期、 “残损”时期。 前一阶段的诗绪较为低沉,境界较狭小,第二阶段的诗风则趋向明朗,诗境较阔大。10、卞之琳,代表作《断章》。第十四章 30 年代戏剧11、1936 年春,左联解散。左翼剧联配合国防文学提出“国防戏剧”的口号。12、“好一记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演遍大江南北。街头剧。13、夏衍《赛金花》曾被誉为“国防戏剧的力作”。14、洪深,与欧阳予倩、田汉并称为“中国话剧的三个奠基人”。15、洪深《农村三部曲》从社会问题剧转向政治宣传剧。16、李健吾,代表作《这不过是春天》。17、李健吾以“刘西渭”笔名发表了许多文学评论,如评《雷雨》,评夏衍戏剧。18、1937 年夏衍创作了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作《上海屋檐下》。(知道写什么)19、30 年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