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肺高血压诊治指南(最全版)关键字:中国专家共识肺高压前言肺高血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一大类以肺动脉压力增 高,伴或不伴有小肺动脉病变为特征的恶性肺血管疾病,往往引起右心功 能衰竭甚至死亡[1]。PH 已成为一类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 ⑵。近十余年来随着国内外对肺高血压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病理学及病 理生理学讨论的深化,诊断评价手段的不断丰富,以及大规模临床治疗研 究结果的公布,特别是 28 年世界卫生组织基于近期肺高血压领域最新 讨论进展制定了第四次 PH 诊断和治疗指南,在此基础上 29 年美国和 欧洲均公布了更新后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和?日指南或专家共识[3,4。这些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法律规范了临床 医师的诊治行为,显著改善了 PH 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我国 27 年公布的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基于 23 年 世界卫生组织肺高血压诊治指南制定,对提高我国临床医师诊断意识及整 体诊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5]。欧美指南中更新的内容及近年来我国公布 的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临床讨论结果均提示,我们有必要及时更新我国 对于肺动脉高压和肺高压的指南文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因此中华医学 会心血管病分会肺血管病学组相关专家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组织国内肺 高压领域专家共同对我国指南进行修订更新。为了便于读者了解某一诊疗方法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对支持各诊疗 方法循证医学证据等级,以国际通用的方式表达如下:I 类: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某诊疗措施有益、有用和有效。II 类:某诊疗措施的有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Ila 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有效。II b 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尚不能充分说明有用和有效。III 类: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某诊疗措施无用和无效并在有些病例可能 有害。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证据水平 A :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证据水平 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试验。证据水平 C:专家共识和或)小型试验结果。1 专用术语说明与定义1.1 专用术语说明主要有肺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和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三个专用术语。肺高血压是指肺内循环系统发生高血压,包括 PAH、肺静脉高压和混 合性肺高血压。整个肺循环,任何系统或者局部病变而引起的肺循环血压 增高 均 可 称 为 肺 高 血 压 ( 简 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