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5·合肥八中月考)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B)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①与②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稀盐酸刺激的部位B.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C.①②③④组成的实验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经血液运输来调节D.要证明胰液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解析】实验中①②的自变量是刺激的部位不同,分别为小肠肠腔和血液,A项正确;①与③的区别为是否去除了通向小肠的神经,实验结果只能说明胰液的分泌可能受除神经之外的化学物质的调节,不能排除神经调节的影响,B项错误,D项正确。2.有些鱼类体色调节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C)A.感受光刺激的感受器分布在眼和松果体中B.鱼类体色的变化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C.联系肾上腺细胞与黑色素细胞间的信息分子是神经递质D.肾上腺素传送到体表黑色素细胞是通过体液运输的【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眼和松果体能感受光照刺激并产生兴奋,这说明眼和松果体处分布有感受光刺激的感受器,A项正确;鱼类体色的调节过程有反射弧的参与,说明有神经调节,同时也有激素的参与,说明也有体液调节,因此,鱼类体色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B项正确;联系肾上腺细胞与黑色素细胞间的信息分子是肾上腺素,C项错误;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和靶细胞,D项正确。3.(2015·重庆高考)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项目测定值参考范围单位甲状腺激素10.03.1-6.8pmol/L胰岛素1.75.0-20.0mIU/L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C)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通过题表中此人的化验结果可看出,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较高,胰岛素含量较低,导致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高,A项错误;血糖含量比正常值高,B项错误;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项正确;胰岛素较少,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较少,导致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速率减慢,D项错误。4.(2015·河北衡水中学调研)现有一组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X。为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恢复正常。现将小鼠X随机均分成若干组,下表表示各组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组别1234处理方法胰岛素+-+-阿司匹林-++-生理盐水---+实验结果(血糖浓度)?高于正常?高于正常注:对胰岛素不敏感是指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表示有添加,“-”表示无添加,胰岛素和阿司匹林均用生理盐水配制。A.第4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应选择血糖浓度正常的个体B.第1、3组的实验结果应分别为高于正常、正常C.为了控制无关变量,三种试剂都应通过饲喂的方式添加D.该实验可以同时证明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解析】根据题表分析可知,第4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应选择血糖浓度高于正常的个体,A项错误;高血糖的小鼠对胰岛素不敏感,因此第1组注射胰岛素后,对血糖没有影响,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第3组同时注射了胰岛素和阿司匹林,能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B项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通过饲喂添加,C项错误;该实验只能证明胰岛素能降血糖,不能证明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因为没有其他的实验对照,D项错误。5.(2015·湖北八校联考)某人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B)A.该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B.调节过程中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来抵御寒冷C.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分泌会增加D.调节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抵御寒冷【解析】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通过神经调节,使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B项错误。6.(2015·浙江五校联考)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图中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