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_第1页
1/51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_第2页
2/51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_第3页
3/51
临床血液学1. 胚胎造血期特点:中胚叶造血期:2~9 周,卵黄囊壁上的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 血中心;肝脏造血期即胚胎发育的第 6 周到第 7 个月;骨髓造血期从胚胎 3 个月 开始,到8 个月时骨髓成为造血中心。2. 造血干细胞在体内可长期地重建造血,而早期造血祖细胞只能短期重建造血, 晚期造血祖细胞则完全丧失重新造血的能力。3. 在造血正调控因子中,属于早期造血因子的是多系集落刺激因子。4. T 细胞可产生 I!-2~Ib5 因子,不能产生 IL1 因子。5. 正常人无效造血可占总造血的 1%。6. 区分造血干细胞和早期造血祖细胞的依据是细胞表面标志。7. 肿瘤坏死因子 a 对祖细胞具有抑制和激活两种效应。8. 造血干细胞只进行不对称有丝分裂。9. 转化生长因子。参加造血的负向调控,阻止细胞进入 S 期,维持造血干、祖 细胞处于非增殖状态。10. 从出生到 4 岁,全身骨髓的髓腔内均为红骨髓。5 岁后,红骨髓脂肪化由远 心端向近心端进展。健康成人红骨髓约占骨髓总量的 50%。11. 青春期后逐渐萎缩的里吧器官是胸腺。12. 骨髓穿刺的常用部位是骼骨、胸骨、胫骨,成人最理想的骨髓穿刺部位是骼 骨后上棘。13. 骨髓增生标准中,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值为 1:20 时,属于增生活跃。14. 对增生极度减低的骨髓片,可计数 1 个有核细胞。15. 正常骨髓中,粒细胞系统中比例最高的是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大约 20%。16. 正常骨髓分裂象中常见于早幼及中幼阶段,约占有核细胞的 1%,增殖过高 的骨髓分裂象约占有核细胞的 5%。17. 正常骨髓分裂象中幼红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 20%,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 平均各约 10%。18. 细胞核形态异常改变的是 Pelge-Huet 异常,其它为胞质异常。浆细胞中有 Russel小 体。19. 胞质丰富的原始阶段细胞是原始浆细胞。20. 核染色质呈粗大网状且排列紧密的是原始巨核细胞。21. 在正常骨髓象中,在 1.5cmx3.0cm 的片膜上,可见巨核细胞 7~35 个,数量 最少的是原始巨核细胞。22. 骨髓涂片中出现火焰细胞的是浆细胞系统。23. 粒细胞系统中,体积最大的阶段是早幼粒细胞,体积大于原始粒细胞是血细 胞发育成熟演变规律中的特例。24. 颗粒常覆盖在细胞核上的是嗜碱性粒细胞。25. 胞质中出现紫红色非特异性嗜天青颗粒的是早幼粒细胞;细小的、分散均匀 的灰尘样紫红色天青胺蓝颗粒的是单核细胞。26. 原发性染色体异常也称为标记染色体。27. 成熟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