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核心素养】文化自信: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诗词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语言应用:有感情地朗读诗词,熟读成诵,边读边想象诗词描绘的美景。默写《枫桥夜泊》。思维能力: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感知诗词内容,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审美创造:赏析诗词语言,体会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写法的妙处,并学会运用。【教学目标】1.认识“榆、畔”等 3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会写“孙、泊”等 5 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3.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4.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2.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景任务】同学们,今天我们打卡的第四站是在山水间行走的诗词,让我们跟着诗人的步伐,走进诗中的山水,置身其境,移步换景,感受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学过程】第 1 课时活动一:学习《山居秋暝》,感受诗情画意(一)读诗解诗,感知诗意1.宋代苏轼曾如此赞叹一位诗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就是王维,他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号摩诘居士。《山居秋暝》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艺术画卷呢?2.齐读诗题(注意“暝”为后鼻音)。3.引导学生根据字形猜一猜“暝”的意思。(“暝”为日字旁,和太阳有关,意思是“日落时分,天色将晚”。因此“秋”说的是秋天的傍晚。)4.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指名读诗,注意“浣”的读音,读出五言律诗二三格式。5.指导书写“孙”字。(学生观察并交流书写要领,“子”字旁,横改为提,“孙”字左窄又宽,右边的“小”的“左点”要穿插到“提”的下面。(2)学生练习书写“孙”字。(3)请学生解读“王孙”在诗中的意思。(运用查看课文注释的学习方法)小结:在不同的情况下,“王孙”所指各有不同,应根据语境来解读词语。3.再读古诗,交流探讨要求:借助注释、字典等工具,小组合作读诗,大致说说诗的意思。小组代表简单交流,了解诗中难懂词语或者短语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总结:(1)“晚来秋”,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象秋天傍晚天气之凉爽。(2)“山居”“竹喧”“春芳”等词,可通过字义组合的方式来理解:“山居”即山中居所,“竹喧”为“竹林里传来喧笑声”,“春芳”指“春天的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