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时2 落花生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上节课,我们在初读感知中了解了《落花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几部分内容?课前导入第一部分( 1 )我们在母亲提议下种花生、收花生。第二部分( 2 )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其做准备。////第三部分( 3—15 )我们和父亲吃花生、议花生的过程。//议花生 品读鉴赏学习课文第 3 自然段这里作者为什么说父亲的到来实在很难得?资料链接 许地山的父亲叫许南英 , 进士出身,是位爱国诗人,也是颇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曾率领台湾人民苦撑危局,死守孤城台南。战争失败之后,他不愿当亡国奴,就携家眷搬到祖籍福建龙溪。他曾出任广东省三水县县令,因公务繁忙 , 很少参与家庭活动。 从资料链接可知,作者的父亲非常忙碌,而且是个智慧的人。“请你们的父亲” “实在很难得”也为后文父亲的出场以及他对孩子的教育打下基础。这里作者为什么说父亲的到来实在很难得?分角色朗读 4-14 自然段的对话,讨论思考:1.“ 我”和哥哥姐姐是怎样评论花生的?2. 父亲对花生的议论文中有几次?3. 父亲想通过花生告诉我们什么呢? 朗读对话时要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读孩子们的话时,要关注描写花生好处的词语。读孩子们在抢着回答父亲的问话时,语气要轻快,表现出对花生的喜欢。读父亲的话时,语气要略显深沉,表现出父亲的语重心长。朗读指导 花生的味道 很美。1.“ 我”和哥哥姐姐是怎么评论花生的?2. 父亲对花生的议论(第一次) 父亲第一次是拿花生与什么进行对比?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矮矮地长在地上对比花生桃、石榴、苹果位置外表印象填一填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头朴实无华鲜红嫩绿挖起来才知道一见就生爱慕之心3. 父亲对花生的议论(第二次)父亲希望我们像花生,做个有用的人。 这是父亲对花生的第二次议论 , 由物及人,借物喻人,引出对“我们”的希望。“虽然……可是……”强调了花生虽然外表不美,却有内在美。指的是像花生一样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人。指的是只讲究外在美。你是如何理解“我”说的这句话的?人要做有真才实学,为社会作出贡献,对他人有帮助的人,不能只讲体面。联系生活,说说生活中哪些人是对别人有好处的。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本文借事物“花生”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如何用好“借物喻人”呢?1. 选好事物。选贴近生活实际且又有所感悟的事物。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