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效益审计论文企业审计管理论文关于企业内审机构如何开展管理和效益审计的几点思考 摘要:管理是企业讨论的永恒主题,效益是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标。因此,如何开展好管理和效益审计,也是企业内审机构需要长期讨论和实践的主要课题。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企业内审机构如何开展管理和效益审计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管理 效益审计 涵义 内容 应注意解决问题 1 管理和效益审计的基本涵义 关于管理审计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但其基本涵义主要是指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根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促进企业增加价值和提高运作效率。 关于效益审计的涵义,通常是指由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审计,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2 管理和效益审计的基本范围和内容 2.1 管理审计的基本范围和内容 由于管理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它包括的内容涉及生产、安全、环境、财务、计划、合同、人事、采购和营销等各个领域及环节。因此,管理审计的范围应该包括企业的各个管理层面的管理活动,它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管理职能的审查和管理人员素养、水平的审查两个方面。 2.1.1 管理职能的审计。管理职能是管理本身具有的内在功能,一般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激励等基本职能。对管理职能的审计就是对与上述基本职能相关的内容设置的科学合理性、履行的真实性和合规性等进行审计。 2.1.2 管理人员素养的审计。对管理人员素养的审计包括对与管理人员素养相关的整体知识水平、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思想道德水平、决策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灵活应变能力等内容进行审计。 2.2 效益审计的基本范围和内容 国际通行的审计理论认为,效益审计主要包括经济审计、效率审计和效果审计,即“3E”审计。随着社会的进展,现在也有人将公平审计和环境审计列为效益审计的范围,把效益审计变为“5E”审计。但作为内部审计来说,主要还是只包括经济、效率和效果审计这三方面的内容。 3 开展管理和效益审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开展管理和效益审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与人们讨论和解决其他事务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即认识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内审机构应该实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五点: 3.1 了解被审计单位或事项的性质、规模、生产经营方式、所处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