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目标财务报告系统改善会计目标财务报告系统改善24 年以来,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成立了联合工 作组,着手制定全球一致的会计标准,以取代各自的会计准则,并取得了一些成果。28 年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财务会 计概念框架和财务报告准则的弊端。因此,合作双方加快了会计标准改革的速度。28 年 10 月,双方联合发布了《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以下简称“初步意见稿”),要求对财务报表体系进行改革,变利润表为全面收益报表,同时对现行财务报表体系,特别是对财务报表的内容和披露方式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革。2025 年 9 月,双方共同发布了第8 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将通用财务报告目标定位于资本市场资源提供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用决策有用涵盖受托责任观,以便为财务报告准则的重建提供内在一致的概念框和理论指导。但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轮的财务会计概念和财务报告准则的改革,是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主导下进行的,较多地考虑了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和会计信息需求,其 改革成果是否适合我国现实是值得讨论的,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程度,还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利 益。本文从会计目标演变讨论入手,首先分析了会计目标理 论的变化及其对财务报告准则的影响,然后以此为基础总结了最近几年国际会计财务报告准则的主要讨论成果,最后结合我国特定的经注环境,对我国会计准则的目标的定位和财 务报告准则的改革策略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一、经济环境的变化与会计目标的演变1940 年,佩顿(Paton )和利特尔顿(LittletOn 在他 们合著的《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认为,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关于某一企业的财务数据,加以汇合、整理与提供,以满足管理当局、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要求”。会计目标的演进主要体现在“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变迁上。会 计目标的形成和进展与会计实践所处的经济环境有着密切 联系。经济环境主要取决于企业组织形式、资本结构以及资本市场发育程度等。1.受托责任观的产生。受托责任是指资源的管理者对资源的提供者承担的、对资源资源进行有效经营和管理的责任。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情况。可见,受托责任观是以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为前提的。20 世纪 30 以后,至 70 年代以前,是受托责任观产生和进展的时期。在该阶段,股份公司成为主导的企业组织形式,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比较彻底,但该阶段,出资人主要以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