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统文化知识

传统文化知识_第1页
1/9
传统文化知识_第2页
2/9
传统文化知识_第3页
3/9
传统文化知识集锦1.春节又称“年节”。汉武帝太初元年颁布《太初历》,规定“正月为岁首”,使得年节最终定型,代代相传并延续至今。2.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五。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元宵节又称“灯节”。这一天晚上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放烟花,有的地方还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3.二月二俗称“龙抬头”,在民间有剃龙头、舞龙的习俗。4.寒食节也叫禁烟节、冷节,一般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这一天禁止烟火,只吃冷食,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介子推。5.腊八节俗称腊八,指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 人们通常会喝一碗香喷喷的腊八粥。6.七夕节是农历的七月初七,也称为“乞巧节” 和“女儿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七夕节的风俗习惯包括穿针乞巧、拜织女、吃巧果等。7.重阳节又叫重九节、登高节、茱萸节,时间在农历九月初九,有登高,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8.瑶族盘王节,又叫还盘王愿、跳盘王,是瑶族人民祭祀盘王的盛大节日。每逢农历十月十六这天,瑶族人民都要穿着节日盛装一起唱着《盘王歌》,跳着长鼓舞,来祭祀盘王。9.火把节一般在农历 6 月 24 日进行。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拉祜族等民族古老而又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彝族火把节。彝族地区素有“火之故乡”的美誉。彝族火把节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赛马、摔跤、拔河、歌舞表演等。彝族火把节享有“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的狂欢节”的美誉。“火树银花不夜天,万人篝火尽狂欢。”10.火红的凤凰花开的季节,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时间一般在傣历六七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11.那达慕大会,又称蒙古游戏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传统的那达慕大会都要进行“男子三项”—— 摔跤、赛马和射箭。12.各民族舞蹈风格迥异,热情豪迈的藏族热巴舞、妙趣横生的壮族扁担舞、婀娜多姿的傣族孔雀舞、轻快飘逸的朝鲜族农乐舞、欢乐粗犷的蒙古族安代舞、稳重柔美的维吾尔族盘子舞。13.吊脚楼也叫吊楼或半边楼,是我国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和水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14.中国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变化,由最初的甲骨文逐步演变成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15.汉字中甲骨文是目前所知道的最古老的文字体系。到了商代后期出现了比甲骨文更法律规范的文字金文,金文到周代演变成大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李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传统文化知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