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防护措施,杜绝发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做好防护措施,杜绝发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王金龙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频繁发生,尤其是夏季,危险因素叠加,更加容易发生。但是通过事故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只要切实做好防护措施,作业安全是能够控制的,事故是可以避开的。如2025 年 7 月 22 日,张家口市怀来县长城生物化学 XXXX 有限公司在组织员工清理污水沉淀池时,发生中毒窒息事故,造成 5 人死亡。经初步调查,事发企业在未落实通风检测措施、未办理作业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就开始作业。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避开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呢?首先来了解一下有限空间作业的概念。一、有限空间作业的概念: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比较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包括生产单位的各类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半封闭场所。具体可以分为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贮槽、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因为其作用和结构,危险的性质和程度也有特别大的区别。有限空间作业是进入或探入受限空间进行的作业。二、有限空间作业的主要危害因素: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狭窄,进出通道小,照明效果差、通信不畅通,作业环境情况复杂,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危害因素,在作业前要认真辨识,有针对性的做好防范措施。1、中毒和窒息。有限空间内因为其原有用途的不同,有可能存在或者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氧气浓度下降等有害因素,这也是有限空间作业发生死亡事故最多的原因。如许多污水池清理污泥发生死亡事故,就是因为在清理的过程当中,污泥中吸附的有毒的 H2S 等气体散发出来导致的。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作业审批。必须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要求,对有限空间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方可作业。2、触电。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因为阴暗潮湿,加上作业人员汗水和疲劳,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照明一定要使用安全电源(36V 以下,特别环境要用 24V 或者 12V)。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