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一般路基填筑施工方案1、测量放样首先用全站仪对控制点进行复核、补设,固定路线的控制桩、公里桩、曲线要素桩、桥涵构造物控制桩,并对永久性坐标桩,包括中桩、转角桩、三角网桩等放样和工程检验必须的标桩树立标志并加以保护;对所有测量资料加以整理,送交工程师审批;在上述基础上,用全站仪放出控制桩(公里桩、固定桩等),然后用经纬仪放出中线桩,再根据填、挖高度放出坡角线。2、控制试验及试验路段在路基填筑之前,对本路段涉及的各类土根据规定频率取样,根据法律规范要求进行颗粒分析、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有机质含量、重型击实试验、天然含水量、土的强度试验 CBR 值等内容的控制试验,并将试验结果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根据监理工程师现场指定的路段施工试验路段,确定压实设备的类型,机械组合,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松铺厚度,最佳含水量等参数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3、填前处理根据图纸要求及监理工程师指令,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拆迁残留物(含 1 万伏以下电线及电线杆)、树木、树根、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 50cm 内的草皮和表土。对阻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灌木丛等,亦应在施工前进行砍伐或移植及清理。清理下来的垃圾、废料及不适用材料和树木,应堆放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4、路基填料不得含有树根、杂草、腐殖土及其它有害物质。填料中如有压实机具无法压碎的硬质材料,应予清除或破裂,使其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三分之二,且使硬质颗粒均匀分布。各作业层尽量平行填筑,用平地机整平,松铺厚度不得超过试验路段所得的参数。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分层填筑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 30cm,每种土质填料层的填筑总厚度不得小于 50cm。填至路床顶最后一个压实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小于 10cm。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应超出设计宽度 50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基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当天然横纵坡陡于 1:5 时,应将原地面挖成不小1m 宽 2%~4%向内倾斜的台阶,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然后逐台向上填筑。原地面及路堤每层施工完毕,未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不得进行上一层的填土施工,每一层的碾压时要不断进行平整,以保证均匀压实;施工过程中应常常检查填料的含水量,采纳翻晒或洒水等措施保证填料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范围之内,使压实过程在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确保路基填筑质量;路基填筑到构造物附近等压路机无法压实的地方,填料厚度应严格控制在 10cm 之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