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24 古人谈读书 1.会认“耻、寝”等 5 个生字,会写“耻、诲”等 5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每篇文章所表达的重点。3.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2.朗读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谁来给我们讲一讲?(生讲述故事,师加以引导和评价)古人喜欢读书,古人又经常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写下来,供后世参考。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板书:古人谈读书2.这课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国藩。今天,我们就去学习这三篇文章,从中获取营养。二、听孔子说《论语》《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作者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1.朗读指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古文中,“而”前面一般是需要断句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2.理解词语。(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翻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智慧)的。知:知道。 为:是。 是:这。知:同“智”,智慧。(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翻译:勤勉而又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敏:勤勉。 好:喜好。 耻:以……为耻。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的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翻译: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识:shí 记住。 厌:满足。 诲:教诲。倦:倦怠。(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翻译:我不是生来就通晓万物的,我的智慧是我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勤奋求来的。敏:此处指勤奋。(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翻译: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唯恐会丢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