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教统编24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将相和教案

人教统编24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将相和教案_第1页
1/9
人教统编24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将相和教案_第2页
2/9
人教统编24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将相和教案_第3页
3/9
6 将相和1.认识“璧、臣”等 16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强、划、削”,会写“召、臣、议”等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无价之宝、召集”等16 个词语。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 3 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1.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2.把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3 个小故事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1.学生搜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2.制作课件。2 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介绍司马迁和《史记》。我国的古代文学名著浩如烟海,里面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叫司马迁,他写了一部杰出的著作《史记》,请同学们读读“资料袋”。2.《史记》 这部著作有五个部分,“列传” 这一部分是记叙大臣和重要人物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二、出示课题,解题齐读课题,针对课题质疑。(将是谁?相是谁?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脉络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词。3.理清脉络。①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廉颇和蔺相如写了几件事情?(3 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② 借助这 3 个小标题,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小结: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用拓展小标题的方法。)③ 这三个故事中,你对哪个故事最感兴趣?四、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故事的起因:秦国自恃强大,假意用十五个城换赵国的无价之宝,和氏璧。故事的经过:蔺相如到秦国向秦王献和氏璧,秦王对宝玉赞不绝口,但就是不提换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谎称和氏璧有毛病,要指给秦王看,借此骗回和氏璧,并用撞碎宝玉逼秦王答应交城。回到客舍,蔺相如派人秘密将和氏璧送回赵国。故事的结果:完璧归赵。1.从“璧”入手,介绍和氏璧,介绍时代背景。2.引入 1-3 自然段,了解“完璧归赵”的起因。故事的起因是:秦国自恃强大,假意用十五个城换赵国的无价之宝,和氏璧。引:满朝的文武大臣和赵王商议了这么久,决定了没有? (没有)作者的表现手法真高明啊!正当大家为难的时候,这种写法为谁的出场做了铺垫? (蔺相如)3.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呢?自学课文 4—10 自然段,抓住描写蔺相如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的词句,并作批注。(1)出示句子: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教统编24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将相和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