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鸟的天堂1.会认“桨、桩”等 3 个生字,会写“桨、榕、纠”等 11 个生字,会写“白茫茫、规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一、课题导入1.在人们印象中,“天堂”是怎样美好的存在?板书:天堂你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2.想象:鸟的天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地方?(小鸟生活的乐园)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可以边读边思考:(1)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间?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2)每次看后“我”分别有什么感受?请用“____”画出有关语句。(3)鸟的天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3.反复读书后,在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三、课文内容整体感知1.在小组内交流读书的收获,讨论不懂的问题。2.全班交流(可以小组推荐,也可以自由发言,交流)就三个思考的问题集中交流。① 大榕树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②“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一句是什么意思?③ 最后一句中的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不加引号?从中心句入手,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突出了重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④ 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为什么“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我”的感受是什么?⑤ 为什么“我”对鸟的天堂有一点留恋?为什么作者说“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⑥ 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为什么说是“鸟的天堂”而不用鸟的乐园(或世界)?“鸟的天堂”(或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将梳理的疑难问题插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加以解决,使质疑解疑成为理解内化的学习过程。四、选择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巴金先生用他清新流畅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你们愿意再仔细地读读课文吗?1.练习读课文,重点读自己最感兴趣或最喜欢的段落。并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读书的体会或感想。2.把自己认为读得最精彩的段落读给同学听。(1)指导朗读:要读出榕树的静态美,抓住: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