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统编版2025秋新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说课稿一

【统编版2025秋新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说课稿一_第1页
1/2
【统编版2025秋新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说课稿一_第2页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一、说教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课文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受到启发 ,在体验别人经历的同时,学习如何立志,培养家国情怀。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租界里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严肃、默默、清晰”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四、说设计理念这篇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一百多年前,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周恩来生活经历不太了解。(一) 还原情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教学课文的第一部分时,可以用指导有感情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在读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时,“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要读出伯父无奈、沉重的语气;“被外国人占据?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体会周恩来对这些事物的关注,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最后 ,分角色朗读少年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 这是第一课时完成的学习内容。 (二)体会“中华不振”,读懂沉思,倾吐情感细读课文,主要运用已有能力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在各个主要环节点拔,提问矫正、以达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揣摩语言,是学习表达方法 ,这阶段尤其要把握学生自学的“度”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把听、说、读、写有序的结合起来,使课文具体、细致的语言特点,作者的“表情”方式学生逐步认识。要表演,就必须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就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统编版2025秋新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说课稿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