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核心考点清单21 古 诗 三 首读准字音出塞(sài) 秦(qín)国 长征(zhēng)催(cuī)促 琵琶(pí pa) 人未还(huán)写对字形(写一写,并组词) 形近字塞(边塞) 秦(秦朝) 征(征程)赛(比赛) 泰(泰国) 怔(发怔)词语积累与项羽有关的成语:破釜沉船 背水一战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重点诗句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但使:只要。教:令 , 使。 (2)诗意:倘若还有像飞将军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 , 绝不会允许外敌南下越过阴山。 (3)从这两句诗中我们体会到了守边将士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诗意:如果喝醉倒在战场上 , 请你不要笑话 , 从古至今外出征战的将士又有几人能回 ? (2)这两句诗运用反问的手法,写出了边关战争的激烈残酷,表现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1)诗意: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 , 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2)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不论是生是死 , 都应有浩然正气、铮铮铁骨 ,体现了诗人的爱国精神。感知课文1.《出塞》的作者是唐代的王昌龄,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自己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2.《凉州词》的作者是唐代的王翰,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上出征前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将士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英勇豪迈的气概。3.《夏日绝句》的作者是宋代的李清照,该诗借古讽今,借赞颂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刺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偷生的行径,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准字音写对字形(写一写,并组词)形近字晰(清晰) 惑(疑惑) 崛(崛起)淅(淅沥) 或(或者) 掘(发掘)词语仿写含“不”的四字词语:疑惑不解 哭笑不得 表里不一 其貌不扬“左×右×”式词语:左顾右盼 左膀右臂 左躲右闪 左思右想重点句段“为家父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为光耀门楣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前面三个同学读书的目的是为父亲、为明理、为光耀门楣,这些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将少年周恩来的回答和其他同学的回答进行对比,突出了少年周恩来胸怀大志 , 具有远大的理想 。感知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主要写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原因是他耳闻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又目睹了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受到外国人的欺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