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父母之爱 【教学目标】1.能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2.能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教学重难点】能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资料,根据自己的观点选择恰当的材料。【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 谈话导入,再现情境1.回顾课文:有人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课文,相信大家对父母之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读后的感受。2.交流感受:结合某篇课文,着重谈谈自己的深刻体会。(1)梁晓声的母亲: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2)吴冠中的父亲:父亲借船送“我”报考、上学,途中他一路尽量节省开支,却处处为“我”着想。(3)巴迪的父母:母亲的夸奖,父亲的批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使“我”健康成长。3.小结:课文中的父母之爱很令人感动,看来同学们的感受也很深刻。是啊,这些父母并没有说出“我爱你”,但我们可以通过父母与孩子之间相处的场景和细节,感受到父母深沉的爱。今天我们这节口语交际课的主题就是——父母之爱。(板书:父母之爱)【设计意图】从已学的课文入手,旨在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阅读经验,自读自悟,学生互相补充,再现情境。板块二 阅读材料,发表见解1.引导:这里有三位深爱着子女的父母,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2.出示材料一,思考问题。课件出示:材料一:李强的学习成绩忽高忽低,考得不好时,爸爸会严厉批评他。批评完之后,爸爸对李强说:“我们爱你,所以这么严格要求你。”(1)读一读材料,你觉得李强的爸爸是爱李强的吗?说说你的理由。(2)你认为李强的爸爸应该怎么做更好一些?3.出示材料二和材料三。课件出示:材料二:王小雅的妈妈每天帮她收拾房间,整理书包,还陪她写作业。有一次,妈妈连续几天不在家,王小雅不是忘了带文具盒,就是忘了带作业本,自己的房间也是乱七八糟的。材料三:陈敏的爸爸晚上经常和他一起下象棋,周末还带他出去看电影或爬山。(1)自由读材料,你怎样看待王小雅的妈妈和陈敏的爸爸的做法?(2)指名发言。(板书:看法)4.揭示话题,明确要求。(1)引出话题:通过三个小材料,我们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表达爱的不同方式,究竟哪种方式更好呢?今天,咱们就来召开一个讨论会,请大家针对刚才的材料,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2)出示口语交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