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4版人教统编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6. 好的故事 教案

24版人教统编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6. 好的故事 教案_第1页
1/2
24版人教统编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6. 好的故事 教案_第2页
2/2
26 好的故事1.了解作者,识记文中重点字词。2.理解本文超现实想象和情感的层次性变化。3.品悟本文明快、美丽的感情基调和美学意境。4.学习作者这种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一、人物导入1.在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中,有很多处写到梦境,而梦里大多写到的是故乡情景,可见鲁迅的故乡情结也不是一个偶然。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走近鲁迅,走近鲁迅的思想深处,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走近他心中那好的故事……2.作者介绍:鲁迅(1881 年 9 月 25 日~1936 年 10 月 19 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 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 年 5 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3.写作背景:《野草》是鲁迅作于 1924-1926 年的诗集,它是中国现代散文诗的一个艺术高峰。鲁迅在这部诗集中,通过对我的严格解剖,反映在当时的黑暗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要求进步,寻求光明,又处处碰壁的,找不到出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好的故事》是《野草》中比较突出的一篇散文诗。作于 1925 年 2 月,当时全国大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着一系列的革命运动。而在封建军阀段祺瑞统治下的北平,更是一片黑暗。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鲁迅蔑视黑暗,憧憬光明,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精神鼓舞着他,虽说中国当时是黑暗的,但他坚信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好的故事》就作于这样的背景之下。二、初步感知1.读课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膝髁:骨头上的突起,多长在骨头的两端,亦指大腿骨或膝盖骨。伽蓝:伽蓝为僧伽蓝摩的简称,华译为众园,即僧众所居住的园庭,亦即寺院的通称。皱蹙:蹙,收缩。皱眉头,眯眼睛。形容不满的神态。瘦削:消瘦得像被削过一样。形容憔悴。霓色:虹的一种,亦称“副虹”。形成的原因和虹相同,只是光线在水珠中的反射多了一饮,红色在内,紫色在外。2.再读课文,小组合作,简析本文结构。(1-3)在昏沉的夜,看到一个好的故事。(4-11)好的故事在朦胧中逐渐清晰的展开。(12)照应开头,执着的追求。三、研习探究1.请大家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眼前这个好的故事。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4版人教统编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6. 好的故事 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